Sunday, February 10, 2019
读书笔记 - 找回自己
找回自己是圣严法师人间净土系列的一书。这是第一次读繁体字的书,开始看还是有点吃力,不过后来越看越顺了。因为篇章不多,所以几个晚上就看完了。书的封面上就写着这样一段话:
繁忙的生活中,你会停下脚步,思考我究竟是什么吗?你真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吗?如果你能找回自己,就找到了全世界。
不管多忙,每天给自己10-15分钟的思考时间。
关于圣严法师,维基百科上有详细介绍,其中法鼓山的创立,作为实现“提升人的质量,建设人间净土”理念的基础。他的著作之中发行量最多的是《正信的佛教》,已超过三百万册,译本最多的是《信心铭》,已有十种,系列册数最多的是《寰游自传》及《禅修指引》,这些著述均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找回自己一书共有4个章节
第一章:掌握人生方向盘
找回真正的自我
不再空虚无奈
忙得快乐,累得欢喜
圆满的生涯规划
方向感
不再空虚的人生
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
人生的愿望
找到生命的价值
享受人生,珍惜人生
究竟什么是我?自己真正的声音,自己真正的感情。Follow heart.
真正的自我:能够主宰自己,差遣调配控制自己
空虚:不断追求一个比现在更好的东西,可是追求是没有止境的,因为永远都有更好的东西在前面
奉献:自利利人,成己成人
功德:人生的成绩
生涯规划:有形(外在)和无形(内在,人格、品格)
方向感:立足点,建立生命的方向感 ,人到中年百事衰
不再空虚的人生:提升生活的内涵,净化自己的内心,宗教的信仰,积极的奉献自己
你的梦想是? 人生就是一个许愿还愿的过程
对生命的承诺
善尽自己的责任就是人生的意义
佛教三业:思想现象、语言现象、身体的活动现象
享受人生就是要珍惜人生
第二章:不被自己框住
执着和固执
坚持的是原则还是偏见
积极的人生
改变时不违常理
放下真理真自由
花开花谢不执着
开发智慧的潜能
好念头、坏念头
调和主观和客观
主动与被动
活在当下的积极
再论积极
大鸭大路小鸭小路
心安理得就是成功
执着时心中放不下的牵挂
择善固执
做人处事要内方而外圆
放下我执,不以自我为中心
积极的人生:少为自己多为别人
人的行为包括三个部分:心理的行为,语言的行为,身体的行为
心念:好念头、坏念头,起心动念
主动和被动:因缘,因时主动、缘是被动
对工作,应该要赶,但不要急
合理的积极:做自己能做而且喜欢做的事
做你所爱的,如果不能的话,那就爱你所做的。
成功:立德、立功、立言。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第三章:回归内在的声音
心与物的调和
不再执着七情六欲
良心
自由和尊严
化私我为无我
这愚蠢的我是真的吗?
转自私自利的我为功德的我
儒家是人文主义者,道家是自然主义者,佛教是因缘主义者
自由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
做懂得以智慧教养孩子的父亲
第四章:自我肯定、自我成长、自我消融
自我而非我
自知之明的自信
认识自己才能获致成长
让智慧和慈悲永不止息
有什么值得自夸的呢?
别不知不觉浪费了生命
用惭愧和谦虚来消融自我
忏悔与负责任
永远的功课
控制情绪而不压抑情绪
时时怀抱感恩的心
无我,有我,我vs我的
行一切的善,断一切的恶
认识自己的缺点也是自信心的来源
自我肯定必须是肯定自己的优点,也肯定自己的缺点
永远的功课是:自我成长,人品提升
佛法讲:无我。时时怀抱感恩的心。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158页的书最后以下面的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语录结束:
如果知道人生难得,能够知善知恶、为善去恶、人生就有了意义:如果又能进一步积极奉献、自利利人,这就是人生的价值。 -- 圣严法师
Thursday, February 7, 2019
Web架构的几个建议
这是2013的文章了,但有些点即使到了2019年还是对的,所以列出来复习一下。最近系统遇到了瓶颈,在scale out 和realiability 上都存在挑战。
1. 考虑使用不止一个数据中心
2. 考虑使用稀疏数据中心部署
3. 考虑使用私有云来组织资源
4. 考虑使用PaaS做解决方案
5. 如果使用Oracle或者MySQL,只做基于主键的查询
6. 考虑使用Oracle或者MySQL分片
7. 如果你使用Oracle做RDBMS,考虑使用Data Guard及Golden Gate
8. 为Oracle或者MySQL添加数据访问层
9. 避免跨数据中心事务
10. 考虑分布式缓存框架
11. 考虑把web应用程序分解为服务
12. 不要使用session stickiness (让服务无状态)
13. 终止反向代理商的SSL
14. 为GSLB类型的负载平衡器使用粘性负载平衡
15. 减少主页上的CNAME查找
16. 拥抱一切“reactor”
17. 实现调用取消
18. 执行GC搜索协议
19. 尽可能让业务逻辑和I/O存取异步进行
20. 偏爱最终一致性数据库
21. 使用CDN服务静态内容
22. 打包压缩javascript到一个文件中
1. 考虑使用不止一个数据中心
2. 考虑使用稀疏数据中心部署
3. 考虑使用私有云来组织资源
4. 考虑使用PaaS做解决方案
5. 如果使用Oracle或者MySQL,只做基于主键的查询
6. 考虑使用Oracle或者MySQL分片
7. 如果你使用Oracle做RDBMS,考虑使用Data Guard及Golden Gate
8. 为Oracle或者MySQL添加数据访问层
9. 避免跨数据中心事务
10. 考虑分布式缓存框架
11. 考虑把web应用程序分解为服务
12. 不要使用session stickiness (让服务无状态)
13. 终止反向代理商的SSL
14. 为GSLB类型的负载平衡器使用粘性负载平衡
15. 减少主页上的CNAME查找
16. 拥抱一切“reactor”
17. 实现调用取消
18. 执行GC搜索协议
19. 尽可能让业务逻辑和I/O存取异步进行
20. 偏爱最终一致性数据库
21. 使用CDN服务静态内容
22. 打包压缩javascript到一个文件中
Tuesday, December 4, 2018
Reduce TIME_WAIT socket connections
Tune 2 linux kernel parameters to reduce TIME_WAIT sockets.
net.ipv4.tcp_fin_timeout
This specifies how many seconds to wait for a final FIN packet before the socket is forcibly closed. This is strictly a violation of the TCP specification, but required to prevent denial-of-service attacks.
The default value is 60, but we highly recommend to change to smaller number like 30 or even 15 seconds.
net.ipv4.tcp_tw_reuse
This allows linux to use an existing connection with the TIME_WAIT state, but only for outgoing connections. It will help with connections you establish towards your backend servers, but it has absolutely no effect on incoming connections in any way. If you encounter local port exhausted don't increase local port range (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 please enable tcp_tw_reuse kernel parameter.
The default value is 0, but we highly recommend to change to 1.
https://vincent.bernat.ch/en/blog/2014-tcp-time-wait-state-linux
blog gives more details about how to cope with the TCP TIME_WAIT state on busy linux servers.
Key takeaways
- Enable net.ipv4.tcp_tw_reuse
- Do not enable net.ipv4.tcp_tw_recycle
- Enabling net.ipv4.tcp_tw_reuse is useless for incoming connections.
- The universal solution is to increase the number of possible quadruplets by using, for example, more server ports. This will allow you to not exhaust the possible connections with TIME-WAIT entries.
- On the client side, enabling net.ipv4.tcp_tw_reuse is another almost-safe solution.
Subscribe to:
Posts (Atom)